最新消息
林玉鳳析澳立法會選舉
  • 發佈時間:2009/11/07
  • 分享至

154.jpg


林玉鳳與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學員合照

 
為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學員講課
 
    林玉鳳析澳立法會選舉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傳播系助理教授林玉鳳,昨晚應邀為“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主講“從立法會選舉看社會發展”。她認為,澳門選舉的“代 議”功能並不明顯,且未能推動社會從政策層面去討論問題,因此,要說社會受惠選舉帶來的正面影響,澳門仍較世界上民主發展較成熟的城市存在一段距離。她還 指,政府未有即時公佈選舉不同年齡層的投票率,加上部分澳人對選舉有關的民調“比較抗拒”等問題,都不利於大衆進一步了解選舉與社會的關係。
 
 林玉鳳先介紹本澳議會的發展過程。指澳門自一九七六年開始有立法會選舉,但必須擁有葡籍身份的人士才能參與。由於議席沒有向佔社會人口重要組成部分的華人開 放,令當時的選舉與社會似乎沒有很大關係,甚至可形容選舉是當時葡人或土生葡人的內部事情。至一九八四年,議會選舉開放予非葡籍居民參與,標誌着選舉與本 地宏觀社會發生關係,包括政治結構、對社會事務推動方面的關係等。
 
 雖然有認為本澳近年的選舉在宣傳方法、選舉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所 進步,但林玉鳳認為,澳門只是操作上的“代議政制”,“代議”功能並不明顯,參選者不只是代表着某一階層,更多是代表某一價值觀,令代議政制中的代表界別 定位較為模糊。另外,世界上一些成熟的民主國家或地方,在選舉過程往往有很清晰的議題討論,例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參選時提出醫改等議題;反觀澳門的選舉,由 於“不重視政綱”,未能推動選民、大衆從根本的政策去討論社會問題、取得共識,以及了解社會對政策的真實看法,令澳門受惠選舉所帶來的正面影響較小。
 
 林玉鳳以自己參選經驗指,本澳選舉文化仍未成熟。以鄰近地區為例,當登記參選後,當局會向參選人提供選民登記冊等相關資料,讓他們了解選民的情況,但澳門則未有提供相關資訊,致候選人難以掌握選民分佈。
 
 另外,政府於選舉結束後沒有立即公佈不同年齡層的投票率等基本選舉資料,加上有部分人對選舉有關的民調“較為抗拒”等,導致評論及檢討的資料不足,不利大衆進一步了解選舉與社會的關係。